套内面积、使用面积、公摊面积,你被绕晕了吗?
购房者在看房选房时一定会遇到套内面积、使用面积、供暖面积、公摊面积等这些和面积有关的概念术语,可能面对这些术语很多购房者已经晕头转向了。那么如何区分这些“面积”呢?这些“面积”和物业费、供暖费又由什么关联呢?下面和购房指南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面积”计算公式要知道
1、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
2、公摊面积=建筑面积×公摊系数
(注:公摊系数=建筑总公摊面积÷建筑总建筑面积)
3、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注:严格来说,物业管理费应依据房产证上标明的建筑面积收取。
二、套内面积
套内面积的全名是套内建筑面积,它是由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三部分组成。
销售房屋时如果按套内面积计算,对业主和开发商都有一定的有利因素。特别是对于业主来说,按照套内面积销售的方式比较直观、比较透明,也比较好操作。
三、使用面积
使用面积指的是套内实际能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体、柱子等结构的面积,对于使用面积的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
1、室内使用面积按结构墙体内表面尺寸计算,如果墙体有复合层,如保温层、隔热层,按照复合层内皮尺寸计算;
2、烟囱、通风道、各种管道竖井等均不计入使用面积;
3、非公用楼梯(包括跃层住宅中的套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使用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
4、住宅使用面积包括: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餐厅、过厅、过道、前室、贮藏室等。
四、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是指每套(单元)商品房依法应当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公用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的产权归整栋楼购房人共有,购房人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其享有使用等权利并有承担责任的义务。
公摊面积包括两部分,如下:
1、各产权户的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配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以及为整幢建筑服务的共有房屋和管理房屋。
2、套(单元)与公共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
注:高层在建设时,为了保证电梯以及消防设施安全,开发单位一般会在低于9层以下公共区域安装散热器或地热,这些公共设施单元楼所有居民都能享受到,因此在计算公摊面积时,用户需均摊采暖设施面积。
五、供热面积
业主个人的供热建筑面积是指不包括公共楼梯间和敞开式阳台的单元门以内建筑面积,其中原封闭式(自己封的不算)阳台面积按二分之一计算。
另外,集中供热的公共面积是指住宅用户按比例分摊的整幢建筑中有供热设施的楼梯、走廊等共有面积。其面积测算可由供热单位与用户共同测算,也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房产测绘部门进行测算,双方对采暖的使用面积测算结果有异议的,由当地房产管理部门根据中介机构测算结果进行裁决。
注:尽管各地关于供热费采取的政策有所差异,但供暖费应以个人供热面积为主要依据,这也是供热费的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