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为买房伪造结婚证骗贷被判刑,假结婚买房的法律风险有多大?
近来,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房地产调控日益趋严。在某些城市,非刚需购房者想要购买多套房往往会因为资质不够而无法实现,这时就有一部分人打起了“假结婚”的歪注意,更有甚者走上了违法的道路,为买房伪造证件骗贷。下面小编就跟大家聊一个最近被热议的事件:“女子为买房伪造结婚证骗贷被判刑”,同时在跟大家普及一下假结婚买房的法律风险有多大?
女子为买房伪造结婚证骗贷被判刑
近日,深圳市福田区法院判决一例因伪造虚假材料骗取贷款的刑事案件。为贷款买房,深圳一女子与他人配合伪造假结婚证,企图以此蒙混过关。然而,正是这一念之差,她亲手把自己送上法庭。从福田区人民法院获悉,该女子和房屋中介因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双双获刑。
2018年5月,34岁的张女士来深圳闯荡,并在宝安购买一套住房。2019年,张女士想在深圳购买第二套住房,但根据政策,当时的她已没有购房资格。为取得购房资格,张女士于2019年3月和前妹夫李先生登记结婚。随后,张女士向朋友拆借资金385万元,并通过某房屋中介公司员工小邓在龙华全款购买一套住房。经过一番折腾,张女士终于拥有属于自己的第二套房。为尽快偿还购房资金,她在小邓建议下向某银行申请经营贷款。经银行工作人员查询,张女士配偶的征信不符合条件,其无法申请贷款。这时,小邓提出了一个大胆的主意:伪造张女士与他人的结婚证。
张女士决定冒险一试,并向小邓提供结婚证原件,配合小邓造假。在小邓的“操作”下,一本经过P图加工的假结婚证便出炉了。随后,张女士凭假结婚证及相关贷款材料成功申请到385万元的经营贷款。
假结婚买房的法律风险有多大?
法律上其实是没有“假结婚”概念的,所谓“假结婚”是指针对男女双方感情层面的“假”,双方没有感情基础,登记结婚的目的并不是进行共同的婚姻生活,互不行使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领取结婚证只为买房、买车等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法律上是没有“假结婚”概念的,只要是符合结婚条件的男女双方自愿到国家民政部门进行了结婚登记,领取了结婚证,就是合法的婚姻关系。
假结婚可能遭遇的法律风险还有很多:
1、人身风险
如果结婚后一方假戏真做,达到其他目的后不肯离婚,势必会严重影响另一方的生活。想要离婚的一方也许只能采用诉讼方式来离婚,期间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导致自己的生活节奏被打乱。
2、财产风险
除了上述所讲“可能背上巨额债务”的风险外,还有可能产生财产混同风险、继承风险等。财产混同风险是指婚姻存续期间的财产归属问题。
3、继承风险
结婚并不只是简单的登记和领取结婚证,会带来相应众多的法律权利义务,夫妻双方作为配偶,互为对方的顺序法定继承人就是其中一项。如果婚姻存续期间,“假结婚”的一方过世且没有留下有效遗嘱,另一方便有权继承过世一方所有遗产的部分乃至全部。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都清楚了假结婚的法律风险,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假结婚”这种钻空子的行为都是极为不可取的,当然“为买房伪造结婚证骗贷”更是严重违法行为,购房者还是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正规渠道买房、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