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与家

当住宅一秒变“公寓”,我的哪些权利缩水了

  住宅和商住的区别较为常见,但公寓又是什么很多人就难以区分了。前不久,一位购房者就遭遇了住宅“变”公寓的闹剧。

  案例:

  去年12月,刘先生去售楼部选房,销售人员透露了他们的楼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住宅,一种是公寓,产权都是70年。刘先生当时并不太了解差别有多大,但他态度却很明确,“当然要住宅”。随后,他选下某楼1601房,当时售楼小姐亦明确,这一套肯定是住宅。

  合同签好后,售楼小姐称需暂时收走,要拿去盖章,大概过两周左右的时间再返还,随后取回合同后刘先生并未细看。但直到他前去公积金贷款中心办手续时,工作人员输入他购房的具体信息却告诉他,其所购房屋并非住宅而是公寓。刘先生这才发现合同有了很不起眼的一处更改:合同中本来勾选的“住宅”一项被打了个叉,重新勾选了“公寓”一项。而拿回合同后,他完全没注意到这个更改的细节。

  对此,项目销售人员称项目里只有朝北的房子才是公寓,朝西的是住宅。但刘先生的房子1601房确实产权性质是公寓。而且同一楼层,和1601朝向、户型完全一样的1606却是住宅。对于他的疑问,销售人员表示“只是房屋使用用途为公寓,税费和后期物业管理费都是一样的。”刘先生对此解释并不认同,并要求对方予以赔偿。

  在这个案例中不难发现,住宅和公寓的区别似乎是双方关注的焦点,那么两者究竟差在哪?

  广义上的公寓既有商业用地也有住宅用地,这就涉及到我们常说的产权年限问题了。此外,大部分公寓水电费按照商业标准结算,单位面积均价较高;住宅水电费按照民用结算,单位面积均价较公寓为低。但是,在本案例中,刘先生购买的公寓其实属于住宅式公寓,和住宅的房地产权属均为70年,其配套公共设施按照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安排。它们的不同之处是:普通住宅一般是以家庭为单位居住,二室一厅、三室一厅为主,建筑间距、采光严格按照住宅规划设计标准执行;居住型公寓多是以个人为单位,一般位于城市的繁华地段和商务服务范围中,其建筑日照间距、建筑设计等按照公共建筑标准执行。

  在售卖二手房的时候,房产证上标明为公寓或者住宅,买家会比较在意。因为光标准不同,售卖时住宅类公寓价格会受到一定影响,所以两者的更大差别在于住宅性公寓的保值率不如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