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与家

让你购房不被坑,注意公摊面积的6个问题!

  很多购房者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买了一套房子,结果却发现房屋因为公摊而“面积缩水”,与想象中的面积存在很大差距。那么,什么是公摊?哪些因素会影响公摊面积?公摊面积是否真的就是越小越好?今天购房指南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一、什么是公摊面积?

  人们口中的“公摊面积”就是指房屋共有建筑面积,它是指由多个产权主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积。具体来说,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等等。

  房屋公摊面积的测绘有法可依,具有严格的规定,并非是一些人想象中的那么随意。目前,我国法律对公摊面积的测量主要是根据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范》执行。

  二、小区绿地是否属于公摊?

  很多购房者都有这样的疑问:我们熟知的小区里的绿地、假山、喷泉、游泳池等是否属于公摊?

  很多业主认为和老旧小区相比,新小区房子的公摊面积之所以要大得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新小区具有绿地、喷泉等配套设施。其实“绿地“之类的只能算是小区的配套设施,是小区业主共同使用的但并不包含在房屋的公摊面积之内。”业内人士解释说,将小区绿地算成公摊面积的一部分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因为只有房屋建筑面积才存在分摊的可能。

  根据计算建筑面积的有关规范和规定,能够计算建筑面积的房屋原则上应具备5个普遍性的条件:①应具有上盖②应有围护物③结构牢固,属性的建筑物④层高在2.2米或2.2米以上⑤可作为人民生产或生活的场所

  显然,绿地、游泳池、喷泉等并不符合这些条件,不能算是计算建筑面积的房屋,自然也就没有分摊一说。

  三、在分摊的过程中有什么原则?

  在分摊的过程中共有四个原则:①建在幢内并为本幢服务的建筑才能分摊②建在幢内为多幢服务的建筑不分摊③建在幢外为本幢服务的建筑不分摊④建在幢外为多幢服务的不分摊。

  在满足这四个原则后,按照幢、功能区、层、套的顺序进行分摊,即幢内的共有建筑面积,功能区专用建筑面积,层的专用建筑面积和套专用建筑面积。

  四、哪些因素影响公摊?

  不管是住宅还是商铺,或是写字楼,公摊面积都不尽相同,有些甚至相差较大。那么,到底有哪些因素影响着公摊面积?

  影响房屋公摊面积的因素有很多,从大的方面来说,共有建筑面积和套内建筑面积大小直接影响房屋的公摊系数大小。具体来说,小区的定位、品质、规划设计;楼层高矮;电梯空间大小和数量;消防通道面积大小;所购买的户型结构;物业类型……这些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公摊面积。

  五、公摊面积是否有上限?

  从现行法律法规上来说,公摊面积并没有上限,因为公摊面积的测绘有一套复杂的程序和严格的规定,并非任意而为之,任何相关因素的变动,都会导致公摊系数的变动。

  六、公摊面积是否越小越好?

  公摊面积并不是越小越好,公摊面积需要在一个综合平衡的区间,在这方面不少购房者对公摊面积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觉得公摊面积大了就吃亏。其实,公摊与居住的舒适度、品质、安全和消防等都有关。

  也就是说,公摊面积过高虽然会影响住宅面积,但是公摊面积过低,也意味着配套公共设施的规模缩减,因此也将影响居住品质。例如,将房屋配套用房压缩到,一些设施能省就省,最终会影响到楼梯、走道的宽度以及电梯数量,居住感觉并不会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