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与家

马光远:公摊面积有很多猫腻,公摊面积有具体规定吗?

  马光远:公摊面积有很多猫腻!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公摊面积成为了购房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公摊面积,顾名思义,就是指建筑中分摊给所有业主使用的公共空间。然而,经济学家马光远指出,公摊面积存在许多猫腻,需要进行规范和调整。

  公摊面积有具体规定吗?

  首先,公摊面积的存在与中国房地产发展的周期有关。在过去的供不应求时期,开发商是甲方,房源紧缺,购房者只能接受开发商制定的规则。因此,公摊面积等制度被引入,帮助开发商提高盈利空间。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渐饱和,购房者对公摊面积的质疑也越来越多。

  其次,公摊面积对购房者的影响不可忽视。公摊面积的增加导致了购房者实际使用面积的减少,进而影响了居住舒适度和使用功能。购房者购买房屋,目的是享受私人空间的使用权,而公摊面积的存在却削弱了这一权益。

  在此背景下,专家提出了两点建议。第一,他建议以后卖房一定按照套内面积计算价格。这样可以消除公摊面积带来的猫腻,确保购房者获得公平合理的交易。套内面积是指真正属于购房者的私人使用面积,包括房间、厨房、卫生间等区域。按照套内面积计算价格可以避免开发商在公摊面积上做手脚,使购房者明确知晓自己购买的房屋实际面积。

  第二,专家建议推行现房销售制度。这种制度指的是在购房者购买房屋时,房屋已经完工并交付使用。相比于预售制度,现房销售制度能够有效避免烂尾楼等问题的发生,保障购房者的权益。购房者能够实地考察房屋的质量和面积,减少购房风险。

  公摊面积的存在确实存在许多猫腻,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规范和监管。在实际操作中,公摊面积应该有具体的规定,确保公摊面积的计算合理、透明,并且对购房者的权益不造成侵害。

  总之,专家的观点指出了公摊面积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解决的方案。通过规范公摊面积的计算和推行现房销售制度,可以减少购房者的疑虑,保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确保公摊面积制度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