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白名单”密集出炉,金融机构如何平衡风险?
近期,中国多个城市陆续公布了房地产项目的“白名单”,旨在指导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融资的支持。这些白名单的出炉,一方面可以为房企纾困和保交楼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也减轻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然而,白名单的真实效力仍然取决于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市场动向、政策导向和银行贷款策略。
目前,房地产市场正处于持续探底阶段,市场何时见底仍然是未知数。根据数据显示,在2023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下降1.6%,房企国内贷款同比下降10.3%,房地产信托业务规模急剧收缩。这些数据反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也意味着金融机构在房地产融资中面临着较大的风险。
为了纾困和支持租赁住房,央行曾推出结构性再贷款工具,然而实际余额使用极少,显示出市场推进困难。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商业银行的风险考核与政策激励之间存在不匹配。商业银行在风险考核中更注重项目的回报率和抵押物等方面,而政策激励更倾向于支持租赁住房等社会需求项目。这种不匹配导致了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融资的谨慎态度,加大了金融机构的风险承担。
要让白名单机制真正发挥作用,地方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需要对市场增加信心,调整责任与权利关系。首先,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市场监管,确保白名单中的项目真正符合市场需求,减少盲目批准项目。其次,金融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确保其在房地产融资中严格控制风险,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同时,金融机构也应该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提高风险识别和控制的能力。
此外,政府还应注重完善市场机制和调整政策导向。在市场机制方面,可以通过优化土地供应、提高土地供应透明度等举措,减少市场的不确定性。在政策导向方面,可以通过加大对租赁住房等社会需求项目的支持力度,引导资金流向更加稳健的领域,减少对房地产市场的依赖。
总之,房地产“白名单”的出炉为金融机构在房地产融资中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但其真实效力还需要多方因素的综合影响。为了平衡风险,金融机构需要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地方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市场监管和金融监管,调整责任与权利关系。只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才能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