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教育地产的11条注意和三个误区
一、空口无凭一切以合同为准
现在的楼盘大多数都是卖期房,尽管宣传资料上说是建有教育配套,置业顾问也讲得言之凿凿,但往往口说无凭,写进购房合同才是保险的。因此,必须在购房合同中一一落实,才有事后追究的依据。
支招:购买新房时,如果学校还未建成,让开发商出示与学校的招生协议,并将在这些名校分校入学作为购房合同条款,白纸黑字写入合同,如果学校已经建成,那么可去学校咨询一下,问清楚是否和开发商的承诺一致。
二、多到实地考察查看学校情况
楼盘前如果学校已经建成,或者本身就存在,那就更好办了。到学校实地考察一番,进行详细咨询,亲自摸清楚是否与开发商所承诺的一致。你需要关注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学校留给楼盘的名额够不够等等。
支招:可通过多参加一些公益讲座普及购房知识,了解整体教育格局、不同区域教育特点及强弱进行深入分析,得到专家们对各重点片区小学、中学教育教学特点与选择的专业建议,这些建议将是你购房前有帮助的信息。
三、“教育地产”与赞助费,先来算好一笔账
眼下房价较高,如果你买房纯粹是为了一个入学指标,就得先算一笔账,看看到底是买房划算,还是直接交择校费更划算。如果投资的话,也要看买进的价格是否合适,自己测算下房屋未来的增值空间。
四、房子第一学校第二
买房重要的,还是房屋质量、小区环境、物业服务等“硬件”,而学校配套这一“软件”给房屋的加分也仅仅是一小部分。所以,房子本身好不好是重要的,有没有学校是其次,不要因小失大。
支招:选购教育地产时要将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尽量选择那些小学、中学能够同时兼顾的教育地产,这等于可以让自己的孩子能在小学、中学都有机会进入优质学校就读,无疑是更合算的选择。
五、离学校近不一定是“教育地产”
很多购房者对教育地产都有这样一个认识误区:只要房子周边有学校,就意味着是教育地产,只要买了学校附近的房子就一定能上学。学区的划分原则是教育部门根据当年区域内适龄学生的数量合理分配教育资源。
支招:教育地产并非取决于物理距离的远近,学位名额是相应学校依照“学区划片”的原则进行分配的,每年都会有一些变化,教育地产和非教育地产价格相差很多,家长们需仔细鉴别。不要认为离学校近,就是教育地产,买回来却又上不了该学校,岂不是双重损失。
六、户口若是迁不进花多少钱都白搭
即使房子所属区域在学区范围内,但如果孩子户口无法迁入,也会影响孩子的名校梦。因此在购买教育地产时应明确掌握房屋的户籍状况、入学资质要求等,在签订教育地产买卖合同时确保合同目的与购房目的相一致。
支招:义务教育一般都是按照户籍划片“就近入学”,所以落户成为入学的关键,一般到学校报名时,需携带全家正式常住户口,学生户口随父母(法定监护人)在同一户籍,户籍与实际常住地的产权证相一致。所以在购买学区新房时,除了要明确所购房屋是否属于教育地产外,还要看能不能落户。
学校每年招生前,会对学区内符合年龄标准的孩子进行调查,因此如果要买学区新房,应尽早做准备,购房入住时间至少要在就学前一年以上,以免临时户口转入,学校招生人数已满,无法安排入学。
七、留意户口问题
一方面确保购买后上家能及时迁走户口;另一方面,有的小学会有额外的限制,同一套房子只能有一个入学名额。因此,买房前一定要问清房东是否用过这一名额。
八、购买“教育地产”须量力而行
一些二手教育地产要求一次性付款,巨大的购房压力会使一些希望购买教育地产的普通家庭不堪重负。所以一定要慎重购买,不要影响日后的生活。另外,二手房是否受上学限制。
支招:大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业,不惜一切代价做了前期的投资,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但购置教育地产应结合家庭自身的承受力,不能举债买房,从而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其实这也不利于给孩子一个轻松的家庭环境,因此要量力而行,单价高但总价相对较低的小户型或老房子,比较适宜一些并不十分富足的家庭考虑购置。何必要费尽艰辛,欠债贷款来买这教育地产呢。孩子是否成才与是否在重点学校读书并没有直接关系。
九、切勿太过心急提前做好准备
很多家长为孩子上学考虑,生怕错失买房机会,便想赶紧下手,连忙“一掷千金”。但事实情况,从购买成功到进行入学报名,很多学校都是有规定条件的,譬如:很多学校要求满足落户及入住两个条件才可报名入学。
支招:凡事趁早,在买房上,很多人也持有相同的观点。他们认为越早购买越划算、越省心,疏不知学区派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校招生派位每年都会有一些变化,一般会附在每年的招生简章里公布出来,并且一些学校还有土政策的限制,尤其是名校限制更多,如要求本市户籍,要求入住有一定的年限、会有入户调查等,购房者需事先了解清楚。一些家长提前打算是好事,但政策多变,如学校搬迁等因素不可预估,因此,教育地产不宜过早盲目购置,一般提前3年左右为。不要过早购买,因为计划不如变化快。
十、不能只关注学区问题,居住环境同样不可忽视
学区问题是家长们关注的重中之重,这就会导致他们对于房价、品质、环境、配套等其他方面考量的缺失。
支招:购买新房时除了考虑学区因素外,还应全面了解房子的交通、配套、医疗、朝向、房型等综合因素,如果是自住则应根据家庭具体工作、居住需求购买,如果是投资就要考虑未来的转手或出租等实际情况。
十一、学区选择不可盲目,应充分考虑孩子发展特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每所学校也都各有偏向,因此并不是只要是重点学校就真的适合孩子的发展。
购教育地产三大误区:
误区1户口挂在名校旁
点评:部分城市并不凭户口入学,有些城市学籍管理的规定是学生上学,除了父母、学生户口在一起,还应持有学生父母房屋的产权证,并不是凭户口进行入学。
凡持老人房屋产权证上学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学生的父母双方都未购房或未分配住房;2、父母婚后,孩子出生后的户口一直与老人在同一户籍上,且从未迁动过;3、父母、孩子与老人实际常住在一起。
如果父母有住房,即使学生出生后户口在老人处从未迁动过,也应回到学生父母的产权证所在的施教区入学。
误区2开假证明挂空户
点评:虚假证明不顶用单位出具与事实不相符的证明,一旦学校追究盖章单位的责任,该单位需负法律责任。
误区3买教育地产一定上名校
点评:1、由于入学规则每年都在变,因此即使买了名校旁边的教育地产也不表示就可以高枕无忧。例如,买房时该校规定落户1年就能就近入学,如今可能变成了2年,等您孩子上学时条件又有可能变了;2、购房时物业在学校地段内,入学时有可能被划出地段;3、如施教区内的学校班级人数已满,本着相对就近的原则,安排到其他学校。
学区承诺难找到维权依据白纸黑字写明合同违约责任
买房时千万警惕开发商的口头承诺,选房时不妨勤快点,多看看,多比较,同时留个心眼,即使承诺再美好,也得眼见为实。如果不能做到眼见为实,只有开发商承诺,而且你特别看重开发商的这个承诺,例如学区,那么在签订买卖合同时,一定要在合同中白纸黑字的将学区这个承诺写清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必须在合同中写明万一不是理想学校的教育地产,开发商得付什么样的责任,给什么样的赔偿,以便量化违约责任。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要想产生契约责任,必须是商品房开发规划范围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而学校并非是位于该小区内的,黄先生在购房时也未将教育地产条款写入合同,仅凭楼书和广告,维权十分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