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昆明伪教育地产陷阱,教你识破开发商4大猫腻
为了让孩子不输在教育起跑线上,父母们不惜花费重金购置学校附近的房产。调查发现,尽管多地房屋成交量下降,但各地教育地产市场迅速升温。很多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周边区域的教育地产价格持续上涨,没有贵,只有更贵:100万元买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蜗居”,买了不为住,只为名校学位。
然而,开发商宣传教育地产有什么猫腻呢?如何识破开放商的虚假宣传?买房通给大家支支招!
开发商教育地产猫腻多
猫腻1:号称签约名校,实际纯属忽悠。
有的楼盘声称和某某知名学校签约,很有可能是不存在的,开发商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想给自己楼盘贴一层金,其实只要在相应的学区范围,该招的学生都会招,并不存在某一楼盘和学校签约,就会招收住在楼盘的学生,而不考虑距离学校更近的楼盘生源。
猫腻2:宣称百年名校,其实是新建分校。
许多楼盘在营销时,都会隐去对卖房子不利的信息,如“名校教育地产”,“住在这里就等于半腿跨进北大清华”,这样夸大其词的口号随处可见。而实际上楼盘周边的学校其实是名校的分校,甚至只是分校的分部,无论从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社会口碑都与本部有差异,宣传过程中回避“分校”这个信息,购房者容易被错误引导,把对名校的好感转移到楼盘上。
猫腻3:承诺马上入学,其实是正在规划
所有的售楼中心都会有沙盘和区位示意图,把周边的配套设施都尽可能的放入其中,甚至把规划图中一个“学校”的标志,做成美轮美奂的学校教学楼模型,力图全方位展现“未来实景”在客户眼前。
然而,政府的城市规划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完成,不少楼盘周边的学校还需要多年才能建成,政府规划也可能发生变化,原本的“教育地产”也许就会在学区范围之外,开发商并不会提醒购房者这些变数的存在,而是从房子开卖起,就挖掘周边配套的学校资源,不管是确定的还是待定的,只要能沾上“教育地产”的边,都卯足劲宣传。
猫腻4:二手房也不一定靠谱户口和学籍成拦路虎
新建房源那么多问题,很过购房者的目光就转向了二手房,但是买二手房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买房通告诉你:不一定!
二手房买家要一定要留心两个问题:第一,卖方的户口是否已经及时迁出。一般而言,学校要满足落户和入住两个条件才能报名,如果卖方的户口不及时迁出,则会影响到买方的正常入户,孩子的入学时间也得不到保障;其次,根据一户一名额原则,购房者应先到相关部门查询该户的学籍有没有被占用,如果原房主的子女仍在用这套房的名额上学,买方的子女依然没有资格入学。有的名校甚至规定教育地产要等上一个孩子毕业几年后才能再进一个,千万要注意。
买房者擦亮眼睛三招教你识破教育地产陷阱
1、学区划分可能每年调整买房前要查明
受生源人数的影响,教育部门每年可能都会对每所学校的招生区域进行微调,有可能今年该小区是教育地产,明年就会被调整出去。而一般微调都是按照道路来划分,所以好选择离学校近点的房子,区与区之间交界的地方容易出现变动。
对于开发商“教育地产”的宣传广告,一定要向相关部门进行核实。在不少情况下,很多人买房时会在开发商广告的引导下,将“周边学校资源”误认为“学区”的概念。
2、搞清楚师资情况新校区和本部是什么关系
也许你选定的教育地产是否属于某个名校已尘埃落定,但有经验的家长仍不能掉以轻心,还要进一步了解学校的性质。看这个学校和名校本部是怎么个合作关系?师资到底从哪里输出?因为,对于一个新的学校来说,好的师资是关系到学校能否快速成长的关键因素。为保险的是选择一些已开学的校区。
3、教学水平是否好问问家长口碑
新校区的设施肯定优于本部老校区,教学水平未必比不过老校区。具体到某个学校,甚至某个班可能都不一样。这一点,问问家长的口碑是准确的。
在许多家长眼中,新校区与老校区无论在生源上还是师资上都有着明显差别,本部师资肯定优于分部。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一所学校的新校区和老校区,新校区的硬件可能会更好。而在师资配备上,老校区和新校区会有所平衡。
开发商之所以会把“教育地产”当作金字招牌,主要是因为当前社会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尤其在均衡配置上存在问题。对孩子抱有较高期望的家长,选择教育地产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以免买到伪教育地产,赔了银子又耽误孩子的未来。